【省經信發布】“設計+營銷”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行動計劃(2022—2025年)
發布時間:2022-6-27 18:02:22
為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和《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推進工業設計和營銷服務更好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對標對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目標任務,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夯實共同富裕產業基礎為目標,從“微笑曲線”的兩端設計和營銷入手,進一步提高廣大企業設計、營銷的動力和能力,提升產品附加值、企業價值鏈和市場競爭力,推動設計和營銷一體化化發展,使“設計+營銷”成為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新動能,在高質量發展中扎實推動共同富裕。
到2025年底,全省組織舉辦工業設計和營銷服務助推共同富?;顒?00場(次)以上,服務(培訓)企業2萬家(次)以上,新認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200家以上,爭取新培育創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20家左右,省級特色工業設計基地設計轉化產值爭取突破2000億元,進一步推動全省工業設計和營銷服務提升發展。
二、主要任務和舉措
(一)提升制造業工業設計水平。重點圍繞“415”產業集群和標志性產業鏈領域內制造業面臨的創新設計短板和薄弱環節,引導支持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企業聯合攻關,協同創新、協同設計,加快突破創新設計關鍵核心技術。引導支持省級特色工業設計基地、頭部設計企業與開發區、工業園區、小微企業園等各類園區對接合作,為園區內制造企業提供設計服務。鼓勵制造企業設立獨立設計部門,或與專業工業設計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提升制造企業設計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做大做強制造業。
(二)加強工業設計平臺載體建設。積極發揮工業設計平臺載體作用,為制造業提供工業設計的基礎研究、技術支撐、成果轉化、交流合作等服務。著力推進省級特色工業設計基地提升發展,提高為區域內集群產業設計服務的能力。建立工業設計中心的梯度培育機制,培育認定一批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積極爭創一批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加快工業設計研究院建設,培育若干具有產業優勢、地域特色、行業主攻方向的國家和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支持全國首個服務型制造研究院建設,著力創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國家級新型專業智庫。鼓勵有實力的制造企業和設計企業在海外設立設計機構或辦事處,集聚高端設計資源,提升設計理念和水準。
(三)加強工業設計品牌建設。支持中國美術學院持續舉辦中國設計智造大獎(DIA),努力打造工業設計領域的國際一流學院大獎;擴大寧波“和豐杯”、溫州“市長杯”、金華“金點工業設計獎大賽”等工業設計賽事影響力,提升知名度、專業度和美譽度,打造一批賽事品牌。部省聯動開展工業設計服務地方行活動,支持各地舉辦工業設計周、設計展、設計論壇、設計沙龍以及“設計進園區、進協會、進企業”等各類活動,打造一批活動品牌。持續深化工業設計職業資格制度改革,支持并發揮“光華龍騰獎”發掘設計人才作用,引育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工業設計師,打造一批設計師品牌。到2025年全省工業設計領域大獎賽事活動舉辦累計100場次以上。
(四)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營銷能力。支持各地建設產地直播基地,培育直播電商平臺和優質網絡服務機構。鼓勵制造企業通過社交媒體、電商平臺等開展直播自銷、內容營銷,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型產品銷售網絡。支持制造業大企業網絡集采集銷平臺向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轉型。鼓勵制造業中小企業與電商平臺合作,加快企業營銷數字化轉型。將數字化營銷納入我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對標提升工程重要內容,積極引導制造企業加快樹立數字化營銷理念,開展數字化改造,建立針對數字化的營銷管理系統,提高流量管理精益化、銷售管理精準化、運營管理智能化的水平。對舉辦制造企業與電商平臺對接活動成效顯著的地區,在年度考核中給予一定的加分。
(五)推進設計和營銷一體化發展。引導制造企業開展設計創新與模式升級,培育、創造和引導消費需求,支持有條件的制造企業與電商平臺合作,通過大數據分析、預測和挖掘市場需求,開發基于數智驅動的新產品,打造“設計—生產—消費—設計”全鏈條閉環模式,促進企業產能與市場需求的精確匹配,帶動消費升級,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支持工業設計企業提升綜合服務能力,鼓勵從提供產品設計向提供包含研發設計、工藝流程設計、品牌策劃、市場營銷等整體解決方案的方向發展。培育發展工業設計新業態、新模式,鼓勵工業設計企業發揮自身設計優勢,垂直孵化自有產品品牌,與制造企業在創新設計、企業戰略、品牌運營、商業模式等方面深度合作,推進設計營銷服務一體化發展。
(六)打造設計和營銷數字化服務平臺。迭代升級“工業設計引擎”場景應用,構建政府部門、制造企業、設計機構、設計師等多側應用的工業設計綜合服務平臺,推動工業設計政策資訊、公共數據、數字化設計工具等資源開放共享,提高工業設計數字化服務水平。鼓勵行業龍頭企業打造工業設計和營銷數據中心,面向行業提供數據服務。引導制造企業發展服務型制造,構建數字化智能化可視化設計營銷平臺,發展個性化定制、眾創設計、用戶參與設計等新型營銷模式,探索推廣“互聯網+工業設計+營銷”的新業態新模式,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七)注重設計和營銷的文化元素。加強工業文化挖掘和傳承,促進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引導設計機構和制造企業,在產品設計和營銷策劃中注重融入中國優秀文化、地域特色文化以及產業、企業獨特個性文化,豐富浙江制造的文化內涵和品牌價值。鼓勵各地利用工業遺產、工業遺存、工業博物館、產業園區及現代工廠等資源開發工業旅游,打造一批工業旅游示范基地。鼓勵企業和設計機構設計開發附加值高、工藝精致、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紀念品、禮品等,帶動本地區特色產品銷售,促進文化、旅游和工業的融合發展。到2025年全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達200家。
(八)加強設計和營銷人才培養。支持高等院校開設和提升工業設計專業,加強工業設計人才及管理人才繼續教育和培訓,完善工業設計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建設工業設計、電子商務等人才實訓基地,加快培養工業設計、制造業市場營銷相關基礎性、技術型、應用型人才。依托省工業設計協會、省電子商務促進會、服務型制造研究院等,組織開展面向制造企業的設計和營銷人員專題培訓班,提高企業設計和營銷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水準。到2025年經省級主管部門考評認定,取得工業設計職業資格人數累計達2500人以上。
(九)支持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生態工業“攀登計劃”,支持山區26縣培育發展工業設計和營銷服務,賦能當地特色主導產業或支柱產業高質量發展。引導支持省級特色工業設計基地、省內高校、優質工業設計機構與山區26縣結對,開展設計幫扶行動,提供功能、品質、包裝、營銷等方面的優化設計方案,提高制造產品、農副產品的附加值和銷售量,促進當地居民增收致富。鼓勵山區26縣在“產業飛地”“科創飛地”中規劃布局設計服務功能空間,引進優秀設計機構或設計人才。鼓勵山區26縣加強品牌建設,加快形成“名品+名企+名產業+名產地”,同等條件下優先培育認定“浙江制造精品”。支持山區26縣開展“產業帶”建設,開設“產地名片”等線上專屬運營陣地,打造山區26縣產地名片和區域品牌。引導支持省內龍頭電商企業,與山區26縣開展合作,圍繞特色產業特色產品探索開展“一縣一品”拓市場活動。組織開展專門面向山區26縣業務培訓,普及工業設計、市場營銷等相關知識,幫助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提高設計、營銷理念和意識。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將“設計+營銷”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工作納入省經信廳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工作專班工作內容,加強統籌協調。各市、縣(市、區)經信部門要建立健全相應工作機制,建立省市縣三級工作機制,切實強化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推進工作落實。
(二)強化政策支持。鼓勵省級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為制造業企業開展工業設計、市場營銷等專業服務,并將其納入國家、省級中小企業專項資金支持內容,將服務型制造納入省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支持范圍。鼓勵各地出臺政策,支持“設計+營銷”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培育認定適當向山區26縣傾斜。
(三)營造良好氛圍。及時總結提煉“設計+營銷”的典型案例,形成一批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做法經驗。發揮各類新聞媒體作用,積極宣傳“設計+營銷”新進展、新舉措、新成效,營造全社會合力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促進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良好氛圍。